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一章 (第2/2页)
来。 “芝芝,我的芝麻元宵好了没?”老张匆忙到完全没注意到站在一旁的男主持人与摄影记者。 “好了噢。”她把打包好的元宵递上前。 老张马上付钱,开心的说:“太好了!我好久没吃到芝麻口味的元宵了,今天一定要好好的解馋。” “张伯伯,你等等,我找钱给你噢。” “不必了啦!反正几乎每天都要吃,那一千元就放在你那里当预付金好了。”老张很阿莎力的挥手“对了,花花婶临时想追加两碗花生元宵,问你可不可以?” “可能不行噢,今天花生元宵的数量不多。张伯伯,你帮我问问花花婶,改追加豆沙元宵可不可以?不过要等一下,我要先煮给赵叔叔的元宵。” “老赵一定又是点桂花元宵吧?” “耶!张伯伯,你怎么知道?好厉害噢。” “哈哈…我就知道他只吃这个口味。好啦!我先走一步,回头见。”老张来匆匆,去更匆匆,转眼就消失在夜市的人潮中。 不一会儿,卖葱油饼的老赵快步走了过来,同样是喜孜孜又迫不及待的接过现煮的桂花元宵,高兴得像只兔子一般蹦蹦跳跳的离开。 男主持人瞠大双眼,很确定自己没看错。 继老赵之后,陆陆续续又有客人上门,男主持人这时候终于明白,元宵摊小妹为什么会说“因为大家都站着吃”这样的话了,的确,夜市小吃摊的老板或老板娘哪有空坐下来吃东西?而且这个不起眼的元宵摊可不是没生意,相反的,生意还好得不得了。不过奇怪的是,为什么上门的客人居然都是好平安夜市里的老板或老板娘,没有前来逛夜市的客人呢? 嗯嗯嗯…凭着他丰富的想象力,马上在心中编出一套故事—— 这个元宵摊的元宵味道不怎么样,也许还难吃得要命,但是看在元宵摊小妹这么小、这么可爱又这么可怜的份上,老爸受伤了,老妈得照顾他,做女儿的只能一个人辛苦又吃力的经营摊子,赚钱养家… 喔喔!这是多么赚人热泪的社会故事,肯定会为他这集的美食节目添色不少。 正当男主持人想得热血沸腾、严重失神之际,热腾腾的气息扑向他的鼻端,才让他回过神来,定睛一看,是元宵摊小妹笑咪咪的端了两碗元宵来到他和摄影记者的面前。 “刚刚多煮了点桂花元宵,先请你们吃噢。” 原来在百忙之中,她还是记得男主持人的点餐耶!男主持人和摄影记者立刻被感动到了。好,就算这家元宵再难吃,他们也绝对会整碗吃光光,再在节目中大力赞推这个元宵摊,让元宵摊小妹…好吧!就简称为元宵妹,一家人经济大有改善,可以有更多的钱养病治伤。 不过… “小meimei,你家的元宵摊究竟叫什么名字啊?”男主持人一边舀起一颗元宵,凑到嘴边吹凉,一边发问,毕竟要在美食节目中介绍人家的元宵摊,当然要先知道店名。 “就叫『元宵』噢。”她又开始准备别家摊贩的点餐,将元宵一一放入汤锅。“听说我曾爷爷正好就叫做元宵,而我们家又是卖元宵的,店名当然取为『元宵』噢。” 原来如此,难怪这个摊位的招牌上只写了“元宵”两个字。 男主持人明白了,接着大口咬下已经被吹得有点凉的桂花元宵,并且做好很难吃的心理准备。 好难吃,好难吃,好难吃…咦?原本闭上的双眼猛地张开,旭被嘴中香醇甜美的口感吓了一大跳。 “不是吧?怎么这么好吃?” 为了证明不是自己的错觉,他还特地转头,观察摄影记者的表情,果然也是一脸的意外与惊奇。 沉默了两秒,两人的“记者魂”熊熊烧了起来,马上一人重新拿起麦克风,一人启动摄影机,美食节目紧急加拍。 “各位观众,我们目前来到好平安夜市最最最神秘,也是最最最美味的元宵摊,采访最最最可爱的元宵妹…” 不得不说,媒体的广告效果是非常惊人的。 原本在好平安夜市里一点都不起眼的元宵摊,在美食节目一播出后,短短几天的时间,吸引了不少人前往光顾,顾客群五花八门。 “就是这里,就是这一摊啦!”有热血沸腾的年轻学生“好,待会儿我非得把所有口味的元宵都点一碗来尝尝不可。” “好小的摊位…人力严重不足,这里真的有地道好吃的元宵吗?好,我今天非要吃吃看不可。”也有不少自讶是老饕的上班族特地抽空过来。 “啊!就是那里,那就是元宵妹?果然超可爱的,赶快拍照…元宵,当然要给元宵妹捧场一下罗!”许多在电视上见过她后便成为粉丝的宅哥宅弟才是主要的客源。 好平安夜市里很快就开始上演令人傻眼的奇观,客人捧着一碗热呼呼的元宵,一脸很幸福的站着享受这份传统甜食,或三三两两边走边吃,不少人吃完第一碗元宵后意犹未尽,自动又回到元宵摊前买第二碗。 甚至有人一口气就买个五、六碗,因为… “元宵妹,你这么辛苦,我们当然要给你捧场。各位,你们说对不对?”一名粉丝宅哥边说还边热情的转过身子,振臂高呼。“对!”周遭的人们立刻给予更加热情的响应。 “哈哈…谢谢各位噢。”她向来红润的小脸有些发白,双眼像是感动到发红,不再多说坠什么,低下头,继续煮元宵。 这一晚,元宵摊一直营业到很晚,最后一颗元宵都卖光了,大排长龙的人潮才不甘心的散去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