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十章春风不得意 (第1/7页)
第十章 春风不得意 开元十四年冬十月,来自全国的士子齐聚在长安城中,准备应试三年一次的常科科举,满城举子身穿麻衣,衣白胜雪。 这些远从各地赶赴京师会试的士子,清一色是取得解元资格(乡试第一名)的才俊之士。 开元年间,进士科录取门坎高,须通过“杂文”、“帖经”及“试策”三场试,而第一场“杂文试”近年来逐渐以“诗赋”为考试的文体,倘若出格犯律,就会被淘汰,及第相当困难。 然而因为考取进士后,不仅本人及全家人可以免除摇役,更可光耀门楣,真正是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;因此多数士人仍选择将一生青春及才华投注在这无情的试场中。 山东世族崔氏子弟以往多以参加“明经科”为主,开元以后,逐渐倾向让家族子弟改试“进士科”以便在朝中与深受帝王宠信的进士科及第官员抗衡。 承担着这样的家族期望,两次落榜的崔元善,以国子监的生员身分,第三次赴考开元十五年正月于尚书省吏部都堂所举行的春试。 开元十五年春二月,春闱揭榜。 崔元善以第十七名的成绩,进士及第。 同年,远在洛阳司经局校书的阿倍仲麻吕被召回长安,迁左拾遗,掌谏议,官拜从八品。 春日,井上恭彦整理好学院的房间,换上春衣,打开屋内两窗、让春风吹进屋舍里。 又过了一年了。来到长安,转眼间,竟已是十年光景。 当年随船带来的本国衣服多数已经穿不下了。 二十五岁的他,比之十年前不知长成了多少。离家时,家中最小的兄弟才只八岁,想来如今也已经成年了吧。 靶叹时光的消逝,又为春日长安城繁花盛开的美景所吸引。 一早与祝晶约好,到长安城东北的通化门迎接从洛阳归来的阿倍仲麻吕。 不再耽搁,他整理好衣冠,走出房门。 经过学院门口时,正好遇见即将搬离学院的崔元善与一群前来道贺的同窗。 井上恭彦上前加入众人恭贺的行列。 “崔世兄,恭喜你高中了。”他真诚地恭贺。 被众人簇拥道贺的崔元善乍然见到井上恭彦,原本欢欣的表情突然冻结住,有些不自在地笑了笑。“哪里。也是运气好,才让座主选中了我的卷子。” 抱彦虽然稍稍察觉了崔元善的异状,但他平时与他也只是点头之交,因此没有多想他表情骤变的原因。再三道贺后,他便离开学院,径往国子监大门走去。 吕祝晶牵了两匹赁来的马,等在一株嫩绿的柳树下,正百般无聊地仰着脸,数着柳条上的叶子。“一片、两片、三片…” 抱彦忽地停下脚步,没有上前惊扰。 待祝晶叶子数腻了,自己转过头来看见他时,她绽开笑容。 “你来啦,怎没出声叫我?” 抱彦答不出来。因他在那当下,只是突然间想好好看看她,才不自觉地停下脚步。 “没什么。”摇摇头,他微笑着走上前,接过祝晶手上的缰绳,先扶她上了马后,自己也翻身上马。 策马往大街上走的时候,恭彦提起之前在学院遇到崔元善的事。 “崔世兄及第了。”他说:“刚巧他也要自国子监除籍了。” 祝晶对崔元善并不算非常熟悉,只知道他是山东清河崔家的世族子弟,与恭彦同窗,帮她传过几次信给恭彦。 闻言,她笑了笑。“他真幸运,要再考不上,一旦除了学籍,就得跟全国各地的读书人一起参加乡试,取得解元的资格后才能赴考会试,那可是比登蜀道还要难上好几百倍呢。”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,人人皆知晓的。 由于长安、洛阳两京的监生不需经过乡试的选拔,便可以生徒的身分,直接参加京师的会试,也难怪长安、洛阳两监的学籍会如此炙手可热了。 “这么说来,”祝晶突然想到“仲麻吕那家伙才入太学六年就考上进士,还真是不简单呢。”更何况以留学生的身分,能在众人中脱颖而出,想必绝非泛泛之辈。 “确实如此。”能进士及第,多少是对自身才学的一项肯定。但恭彦心中仍对入唐为官存有疑虑,而这份疑虑,他无法向祝晶提起。 得知阿倍仲麻吕被召还长安,改任官职更高的左拾遗时,他为他一则以喜,一则以忧。 然而此刻,因为十分想念的缘故,恭彦暂且放下那些令他担忧的事,为即将见到久别的朋友而期待不已。 自东方进出长安城有南北两道,一是通化门,一是春明门。 洛阳是大唐陪都,行旅往返两京时多由通化门进出。 前往通化门的路上,策马看尽繁华街景。 春日融融的长安城,带了点舒适的湿意,花雨缤纷,美得令祝晶想要歌唱,可惜她五音不全,这才不禁希望小春就在身边,能叫她唱首歌来听。唱一首适合春天的歌啊。 偏偏今早她才跟丫头起了争执,没让她跟来。 争执的内容很家常,不外是小春想跟着出门,她却不让。 毕竟总不能一辈子让小春当她的跟班啊。无奈丫头不了解她这番心意,固执地要跟她闹别扭。唉,丫头何时才会真正长大呢? 将这件事说给身边的青年听,青年笑了。 两人一路说说笑笑来到通化门附近等候。 方过午,阿倍仲麻吕与几名受召还京的官员一同抵达了长乐驿站,随后又转入通化门进城。 见到井上恭彦,他欣喜地丢下马,跑上前来,紧紧握住抱彦的手。 “吾友,许久不见了!”赤诚的情谊一如以往,始终没有改变。 两个男人相互拥抱一会儿后,不甘被冷落、站在井上恭彦身边的吕祝晶假意地咳了两声。 “咳、咳。”还有我啊,快注意到我呀!她挤眉弄眼,无声地暗示着。 穿着青色官服的阿倍仲麻吕果然注意到她的存在,一向热诚爽朗的他,笑着问:“啊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