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三章 (第1/4页)
第三章 宽大且豪华的马车停在大将军门外。 拉马车的四匹马身上都披着华丽的锦毡,看上去极为威武雄壮,桑木做成的车轮上,托着小屋一样的车厢,车厢里外均镶著称红色的锦绣、菱形的纹饰,以及鲜亮的流苏,十分富丽堂皇。 房庆绪和房扬古站在马车旁,看着侍卫将一箱箱玉器、白璧、琉璃珠抬上车厢,其中有五只梓木箱中放的是黄金,共有五百镒︵每镒二十四两︶。 房庆绪对房扬古低声说:“这一回运送的东西都太贵重了,所以非要你押运我才能放心吶。” 房扬古沉沉的应了声,顺势说:“爹,前日我带回来一个八岁大的小女孩,名叫『楼婴』,十分聪颖伶俐,我有心将她留在府中好好调教,希望爹别为难她。” “调教?”房庆绪抬眼看他,淡淡地说。“调教来干什么?预备调教成礼物送给诸国君吗?”房扬古压抑着性子,漠然说道:“将来调教成什么样子再说吧,目前…我要将她留在身边做伴。” 房庆绪睨了他一眼,冷笑着:“只要你娶齐珞为正室夫人,想调教什么样的女孩子当姬妾我都不会管。” 房扬古皱了皱眉,没有正面回答,径自说道:“我暂时将楼婴和下人房的奴婢阿乔安置在我房中,在我回来之前,请爹别让人动了她们两个。” “你这是什么意思?”房庆绪不悦。 “爹知道我是什么意思。”房扬古不疾不徐地说。“爹虽然为了『将军夫人』不敢纳姬妾,但是对发泄情欲的女人至少也要经过挑选才好吧,以爹一个大将军的身份,和奴婢有染的事若是传了出去,恐怕要颜面尽扫了。” 房庆绪气得额上青筋凸起,脸色胀得通红,吶吶地说不出话来。一名侍卫朝房扬古躬身揖道:“少将军,十六名侍卫俱已准备齐,随时可以出发了。” “很好。”房扬古面无表情地朝马车走去,翻身跨上黑得发亮的大宛宝马。 房扬古性喜穿黑,一身黑色战袍,外加黑色锁甲,昂然立在华丽的马车旁,显得分外突兀。 房云坐上马车,拉紧了四根疆绳,十六名骑着马的侍卫分立在马车前后,就等着房扬古一声令下。 房扬古漠然地回望了一眼房庆绪,用力挥动长鞭,一辆华车连同一行人,浩浩荡荡地往东出发了。 十天后,房扬古率领的一行人抵达了齐国的都城临淄。 房扬古骑着马进入西门,吵杂的市声扑面而来。 他的出现引起街旁小贩的惊呼:“是房少将军回来了!房少将军回来了…” 如此一传十、十传百,消息很快的传播出去,得到消息的民众全围集在街道两旁观看房扬古的风采。 围观的群众看着房扬古领着十六名精神抖擞的侍卫,护卫着一辆华丽的马车,议论、赞叹之声不绝于耳,在挤得水泄不通的民众中间,夹杂着许多女孩子尖锐的叫声,都是慕房扬古之名而来的少女。 人群聚集得愈来愈多,甚至连酒楼的楼上或是茶馆的楼顶都挤满了人,房扬古的车队被人潮阻慢了速度,好不容易才走到了稷门口,房扬古不得不在大宛宝马后腿扬上一鞭,好让牠朝前狂奔,冲散人群,替马车开路。 还没到王宫,就看见赭红色的地毯从魏峨的王宫大殿里铺了出来,房扬古惊愕地抬起头,看见王宫正殿张灯结彩,钟声、乐声同时响了起来,轻敲慢奏,十分悦耳动听。 房云扬起马鞭,兴奋地大叫着:“少将军,看来大王早就知道我们回来了!” 如此隆重盛大的排场,同样让十六名侍卫感激涕零。 房扬古丝毫没有喜悦的情绪,齐王隆重的接待反而让他备感压力,心情变得更为沉重。 车队到了大殿台阶前,侍卫们纷纷将马车上的箱子卸下,抬进了大殿。 齐王端坐在大殿正中,面容肃穆、双目如电,两旁坐满了文臣武将,当侍卫将箱子全部打开,大殿中所有的人一见到箱中的黄金珍宝,情不自禁笑逐颜开。 “大王,臣奉大将军之命,将战利品押运回国。”房扬古简单奏道。 “好极、好极…”齐王喜形于色,从脸上笑到了心坎里去。“房将军一路上舟车劳顿,辛苦了。” “多谢大王挂怀。”房扬古欠了欠身。“大王若没别的吩咐,臣告退了。” “暧!不急不急,侍卫先下去休息,你留着,寡人有话要说。” 房扬古一听,心马上沉了一半。 侍卫退去后,齐王缓缓开口:“大将军此次率领大军攻魏,大胜归来,寡人十分欣喜,不知该如何犒赏你们父子两人才妥当…” “大王…”齐王身边最得宠的田相国起身揖道:“房少将军文韬武略,英姿勃发,是齐国难得一见的武将之才,也是临淄城中许多少女倾慕的对象,此次凯旋回国,诸位大臣想必已积极想得房少将军为婿,臣以为,大王若欲为三公主择一良配,房少将军正是最佳的人选,多少人求皇室之女不可得,大王藉此机会赐婚,比犒赏钱财更具意义呀!” 齐王听了哈哈大笑。 “寡人正有此意,田相国将寡人的心思都说出来了。” 房扬古像跌进了冰窖里,听着这一对君臣一搭一唱,整座大殿鸦雀无声,就等他磕头谢恩了。他深吸一口气,跪了下来,声调平板地回答… “多谢大王错爱,臣以为当今之世,七国争立,我齐国刚刚才战胜魏国,正是兵马最疲弱也最分散之际,各国无不虎视眈眈想趁虚而入,臣…目前忙于带兵,恐怕无法分心,请大王收回成命。” 房扬古话一说完,齐王的脸色忽地阴沉了下来,田相国急忙掉过头愕然地看着房扬古,众臣更加惊诧不已。 大殿内突然安静得出奇,静得没有人敢出声。 齐王强捺住怒气。 “子女的婚姻大事全凭父母作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