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541章译介机会  (第1/2页)
    第541章 译介机会    “肖老师,有个外国朋友想要见一见你,今天有时间吗?”李天然在电话里直接说道。    肖飞很是奇怪。    怎么会有老外想要见自己?    他马上想到了一个问题,那就是:是不是自己的作品受到了国外出版社的关注?外国人想要从自己这里得到版权?    这是完全有可能的。    毕竟,自己在国内如此火爆,肯定是会被国外文化界关注到的。    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,到国内来的外国学者越来越多,精通汉语汉文化的老外也是日益增加。    国外的人们对神秘的东方古国也是越来越感兴趣,迫切地希望能了解中国。    这时候,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。    肖飞还知道,像莫言之所以能获得诺奖,跟他的作品被广泛翻译出版到国外是分不开的。    据相关资料,莫言很可能是国内作家中作品被译介到国外去最多的一位。    英文就不说了。    像法文、德文、日文、意大利文甚至是瑞典文等等莫言作品的翻译版本比比皆是。    这为莫言在国外积累了极高的人气,使其成为一个享有着世界声誉的中国作家。    尤其是瑞典文版本在瑞典国内的出版,让莫言更是走近了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的视野,为其获奖加码不少。    算起来,肖飞在国内也已红火了将近两年时间。    也该是有国外出版机构主动接洽自己了吧。    想至此,肖飞便说:“李老师。是怎么回事啊?”    李天然笑道:“反正是好事情吧,对方是伯克利大学的一位教授。他叫安德鲁。琼斯,他是位汉学家。对中国文学非常感兴趣,他说,他已经跟兰登书屋签订了协议,他想将你的那部《兄弟》翻译成英文,在美国出版。”    果然是自己作品翻译出版的事情。    而且,这位名叫安德鲁。琼斯的,居然还跟兰登书屋已经签订了出版协议。    兰登书屋,可是美国最有实力的出版机构之一了,堪称是出版界的巨无霸。    “好的。李老师,谢谢您,您费心了,你问问安德鲁,看他今晚是否有时间,如是有,咱们晚上见见,谈一谈。”肖飞说道。    “安德鲁就在我身边,肖飞。你自己跟他说吧。”李天然道。    “那也好。”肖飞说。    随即,话筒里就传出一个还算流利但语调仍然有些别扭的声音传出:“肖飞先生,你好,你好!今晚我有时间。不如我做东,咱们去吃洪宝斋好了。”    汉语说得挺好。    这老外看来在汉语学习上下大功夫了。    肖飞就说:“琼斯先生,让你做东。那怎么好意思?还是我来进一下地主之谊的好,那咱们就这么说定了?今晚洪宝斋见?”    “哦。那谢谢您了,咱们就这么说。”安德鲁道。    “那我就先定个包间好了。”    肖飞挂了电话之后。马上电话通知刘新明,让他帮自己在洪宝斋定个小包。    中国作家的作品想要被译介到国外,是不容易的。    即使被翻译到外国去,想要卖得好也是难上加难。像余华的作品,也是曾被广泛译介到国外去的。    但是,在发达国家,他的书能卖个上万册就算得是很厉害的表现了。    不同文化之间的鸿沟有时候是那样的巨大。    尤其是今日,在西方文化强势之时,中国作家的作品想要在发达国家畅销,很难。    但即便如此,肖飞也想尽力地让自己的作品尽快在西方国家打开局面,受到欢迎。尤其是若是能被各国文化精英人士认同赞赏,那对自己此生争取一个诺贝尔奖,是有着巨大帮助的。    得诺奖,是很渺茫的一件事。    哪怕是西方发达大国的代表性作家,也不能确定自己这辈子可以获得诺奖。    但不去争取一下,又如何能安心呢?    当晚,肖飞不到六点半钟就赶到了洪宝斋。    约的是晚七点,肖飞觉得自己提前半个小时,应该也差不多了。    但他刚到饭店,就接到了李天然的电话。    “肖老师,您到哪了?”    “李老师,我在饭店停车场这儿呢,刚停好车,你们到哪了?”    “我们已经在饭店门口了,哦!看到你了。”    肖飞从车里出来,锁好车门,一抬头,就看见李天然跟一个中等身材的金发白人站在饭店台阶下,朝着自己招手。    好嘛!两位来得可真够早的。    肖飞大步走过去。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